【军工往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好领导-凯发ag平台

 【军工往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好领导-凯发ag平台
【军工往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好领导
——记海军工程系主任黄景文
作者
原海军装备论证研究中心总工程师 柳克俊
来源
工学周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6-10-27

1953年,我从清华大学电机系毕业后,继续攻读清华大学硕士研究生。为向苏联专家学习,第二年我转到哈尔滨工业大学读研究生。毕业后,本应返回清华大学参与建立新专业,但当时“哈军工”刚刚建校,急需要高科技人才,上级领导决定把我调到“哈军工”海军工程系筹建鱼雷射击指挥仪专业。黄景文主任在我报到时高兴地对我说:“非常欢迎您参加海军系!把您调来很不容易,希望您把你这个新专业创建起来。”回忆往事,历历在目。

我刚到海军系就在系309教授会和三乙实验室工作。当时,从苏联引进的潜艇机电模拟式鱼雷射击指挥仪,既昂贵又笨重,而且操作也不方便。至于快艇的鱼雷射击就是一个很简陋的快艇三角瞄准器,对此,我想进行技术改造。1956年国庆假期期间,苦苦思索中的我萌发了搞电子数字计算机的初步设想,就是用数字式来取代模拟式、用电子器件到取代机电器件,实现操作自动化、通用化,并具有推广意义。为了把计算机用在指挥仪上,首先必须把实战条件提炼成一个数学模型,交由计算机计算以得到是否可以发射鱼雷的指令。经过反复摸索,我根据苏联潜艇指挥仪的射击理论结合我到部队了解的快艇运动规律和最佳射击状态,构思出一个适合快艇发射鱼雷的数学模型,并做了几个月的摸索试验,由此作出了一个总体方案。

1957年8月10日,我把方案提交给黄主任等系领导。黄主任召开了方案论证会议,黄主任在几个小时的会议中,认真听取、及时提问,我一一回答。会后,黄主任对方案给予了充分肯定和支持,鼓励我抓紧干下去。为了争取立项,黄主任亲自带我单独向刘居英副院长汇报,得到了刘院长的赞许和认可。黄主任着手就指挥仪采用计算机方案,积极地向海军争取立项。9月,系党委批准立项,邓易非政委在我的报告上作了批示:“同意搞。要有中国人的志气,一定要搞好,相信能搞好!”并把此项科研工作命为331型电子计算机,因为它是代表海军系(三系)水中兵器科(三科)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所以叫331型。年底海军就做出了研制的决定。

从此,黄主任就经常到我们的教授会和实验室视察、了解科研工作的进展情况,也经常叫我到他的办公室讲解讲算机的原理和技术,并研究如何开展工作。他总是不厌其烦地认真倾听,有时还会“打破砂锅问到底”,直到弄清楚为止。无论遇到怎样的阻力,黄主任始终作为计算机项目强有力的支持者、宣传者和组织者,为我们的科研工作开辟道路,排除障碍,努力创造好的科研环境。我深深地感到黄主任是一位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好领导。

项目刚上马时,由于当时我国没有计算机,中科院也只是刚刚开始组织人去苏联学习。因此,不少人不了解也不相信我们能搞计算机,就连苏联顾问都坚持用苏联进口的昂贵机电指挥仪而不同意我们上这个项目,他说:“连我们苏联也才刚开始研究,你一个年纪轻轻的柳克俊不可能搞成什么计算机!更不用说搞军用计算机了!”黄主任始终支持我。有一次,在他的办公室对我说:“柳克俊,我们中国人应该有这种志气,邓政委和我都支持你。”为了争取各方面支持,我积极宣传、讲解计算机的优越性和重要性及发展前景。黄主任帮着我宣传搞计算机的必要性。随着科研工作的进展,需要增加人力和物力资源,黄主任除调用本系资源之外,还努力争取系外的有关资源,向院技术部领导要求调拨示波器等电子设备,抽调技术人员充实到科研队伍中,并任命我为技术总负责人。

随着计算机研制工作的不断进展,科研队伍也在逐步壮大,已经成了一个新的学科,当时三系已有8个专科,计算机就算到了第9科,于是任务代号由331改为901(即9科第一台计算机)。随着1958年大跃进的到来,大家更是干劲冲天,日夜奋战,黄主任亲临第一线,常常很晚才下班。

1958年国庆节前夕,我们研制的第一台军用电子机成功了。当时喜报贴在三系大楼大厅里,前来参观和访问的领导和同行们络绎不绝。到实验室观看计算机演示,都感到新奇又精妙,对它的功能赞叹不已。我国第一台军用电子计算机在“哈军工”海军系诞生了!成为军工的科研强项。

真空电子管计算机研制成功后,为了使计算机能够适应海上作战环境,就必须采用固体电子器件(即用半导体三极管),以缩小计算机的体积,减少损耗,同时还要使机器有很强的抗震动和抗冲击的能力。当时我国半导体三极管正在起步研制阶段,缺乏这方面的专业人才,我就自己开始刻苦钻研半导体脉冲电路理论,研究如何用不够可靠的半导体器件做出可靠的计算机部件。另外,还要解决指挥仪出海时,防潮、防霉、抗震、抗冲击和耐高温的计算机加固等工艺问题。当时,国家正处在经济困难时期,要求收缩科研战线,且中央下文半导体项目一律下马,“哈军工”的很多科研项目也叫停了。黄主任领着大家想尽各种办法保留这个项目。1961年3月,我们这个计算机晶体管化研究项目终于获国防科委批准。

黄主任和邓政委经常深入第一线了解工作进展情况,及时组织、协调。有时黄主任和我一起回家,在路上他和我边走边交谈,他时常鼓励我要大胆创新,不要因为可能的失败而不敢想、不敢试。我说:“如果失败,理所当然责任在我,我会不考虑个人得失尽力去做的。”他却说:“如果失败,责任由我来承担。作为业务工作第一把手,我责无旁贷!”他对工作敢于担风险、敢于负责任的精神是我永远学习的榜样。

为培养计算机人才,黄主任从三系相关专业抽调尚未毕业的学员,由我给他们讲授新技术和实验体会,并在工作中培养他们严格严谨的科研作风,即所谓的“拔青苗”。黄主任鼓励大家要在战斗中成长。这批学员有一百多人,当学员人数达到108人时,被戏称为“一百零八将”。事实证明,在国家计算机事业的起步阶段,这批人才的培养具有前瞻性的意义。

国防科委领导优先调来大量国产半导体三极管供我们使用。由于军用计算机的工作环境十分恶劣(如快艇的战斗环境),为了保证研制军用计算机的质量,我们配备了人力,对成千上万只半导体管进行测试、筛选。往往100多个里面才挑出几个能用的,工作非常辛苦。当时正值国家自然灾害,大家都吃不胞肚子,加上工作强度大,有的人身体浮肿,有的人肝脾肿大。黄主任及时调来了黄豆、白糖发给大家,还派医务人员给大家注射丙种蛋白,用心呵护科研人员的身体健康。

晶体管化后,就要着手组织海上试验。我们调研后制定了海上试验计划,黄主任认真听取了计划内容,并多次上上下下联系,落实各项准备工作。黄主任邀请刘居英院长、院科研部冉萍副部长等人组成海试队伍。1963年,黄主任、冉部长带队首先前往北海旅顺海军基地进行海上军用半导体计算机指挥仪的试验。海军基地首长、国防科委领导机关参谋等都亲临现场。日夜出海,风大浪高,很多人晕船。在恶劣的条件下,用我们研制的计算机指挥鱼雷攻击,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受到了多方肯定。

随后,应海军要求,我们又到东海和南海做不同季节的试验,并圆满完成任务。每次试验。黄主任都十分关注。记得有一次,我们完成海上试验返回哈尔滨时,黄主任冒着夜晚的严寒,亲自带着皮大衣到车站接我们,令大家十分感动。

“哈军工”海军系在全国率先搞出了数字计算机,尤其是最先搞出了军用国产半导体计算机,并成立了相应的专业,培养了人才。黄主任派我到第七研究院领导汇报军用计算机,他们要求我们帮助创建一个计算机研究所。黄主任得知后也是大力支持。七院就派人到我们海军来学习,而且希望我们的学生毕业后能够补充到他们的队伍中。七院建立的研究所就是现在船舶工业集团所属716所的前身,已成为海军电子计算机系统最大的研制生产单位,为海军的装备建设做出了很大贡献。

1966年,黄主任调到海军23基地工作,但他始终关心着计算机的科研发展和海军的建设。他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精神一直激励着我不断前行。

审核:b_lijiaheng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