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报】报道我校创新人才培养特色做法-凯发ag平台

 【科技日报】报道我校创新人才培养特色做法-凯发ag平台
【科技日报】报道我校创新人才培养特色做法
作者
刘涛 胡莹洁
来源
科技日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24-08-15

8月15日,《科技日报》05版“教育”版以《哈尔滨工程大学:以赛促学淬炼创新人才》为题,揭示了我校e唯科创团队在第三届世界大学生水下机器人大赛中包揽冠亚军的“基因密码”;展示了哈工程以e唯科创团队为高峰,以其他科创团队为高原的创新人才培养的特色做法;展现了哈工程始终围绕国家需求,打造特色育人品牌,引导青年学子树立科技报国的远大志向,刻苦学习钻研,勇攀科学高峰,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和东北振兴培育更多高素质人才的使命担当。

全文如下:

哈尔滨工程大学:以赛促学淬炼创新人才

e唯科创团队成员沈一祺和费腾对机器人“星云”做赛前最后检查

在不久前闭幕的第三届世界大学生水下机器人大赛上,哈尔滨工程大学(以下简称“哈工程”)e唯科创团队包揽了科技含金量最高的auv赛道冠亚军。

近年来,哈工程以赛促学,打造科创育人新模式,通过参加船模竞速赛、“极速挑战”智能汽车赛、acm程序设计竞赛等竞赛活动,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在国际赛事上多次夺得大奖。

兴趣牵引 竞赛驱动

e唯科创团队是哈工程优秀科创团队的代表之一。自2001年创建以来,e唯科创团队连续七年蝉联中国机器人大赛无人机项目冠军,三次在世界舞台上斩获水下机器人大赛冠军。团队不仅荣获“小平科技创新团队”荣誉称号,还培养出了“载人深潜英雄”唐嘉陵、“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获得者毕升等一系列优秀学员。

哈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学院学生沈一祺是哈工程e唯科创团队的一员。3年前,他还是一个技术新手,如今他已成为第三届世界大学生水下机器人大赛冠军团队中的软件工程师。正是依托e唯科创团队,沈一祺参与了许多充满趣味与挑战的设计。这激发了他的创新潜能,让他在编程的道路上迅速成长。

“我们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创造力。”哈工程e唯科创团队的指导教师李海波说。李海波被学生们称为冠军“总教头”,培养出了数不清的冠军团队。

“除了兴趣牵引,e唯科创团队育人的另一个秘诀,是让学生在各类赛事中淬炼成才。”李海波表示,在赛事准备期间,学生们不仅要确保作品功能的实现,还需兼顾软件设计、电路硬件搭建、外形结构优化等多个方面。这进一步培养了学生的工程思维。

e唯科创团队的成员不仅要经受校赛、省赛、国赛、世界大赛的层层考验,还要在无人机、水下潜器、陆地平衡车、水面无人艇、四轴飞行器等多领域赛道历练。这也是他们能在世界水下机器人大赛中获得优异表现的关键所在。

“通过比赛,学生获得了扎实的知识储备、提升了实践创新能力。”哈工程团委副书记赵宁波表示,为让更多学生受益,哈工程依托学院创新创业主题实践活动,开展各类赛事,“一院一品”“一院一新”“一院一国际”等特色赛事助力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营造科技创新氛围。

哈工程形成了以e唯科创团队为高峰,以其他科创团队为高原的科创局面。“我们每年举办‘五四杯’‘启航杯’等校级竞赛30余项,开展各类本科生创新训练项目2000余项,参与人次超万人。”赵宁波说。

专家指导 产业命题

为了更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哈工程开展产教融合型科创项目,将学生的创造力与企业的实际生产力对接。

核电站内部氢气多了会发生爆炸,如何从根源上消除这一隐患?哈工程核学院核工程与技术专业本科生张奕宸提出监测核电站内部氢气浓度的想法。在老师的鼓励与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下,他们成功研发出了一款可以从核电站安全壳内将氢气引流出来的监测装置,并凭借这一装置一举夺得第十八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特等奖。

“我们到漳州核电站实地考察调研,与核电站一线人员交流,对装置应用有了更深的认识。”张奕宸表示,在装置研发及应用过程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张焕乔、中国工程院院士彭先觉等专家给予了他们指导。学院还积极搭建桥梁,促成了他们与“华龙一号”总设计师邢继直接交流。最终,这项成果被成功运用到“华龙一号”漳州核电1、2号机组。

与氢气监测装置不同,哈工程另一项“挑战杯”特等奖作品——核电领域智能巡检机器人,能在高辐射剂量核环境下,对核电站核心设备、管道进行日常巡检,有效减轻了人员负担并提高了巡检效率。目前,智能巡检机器人在中广核检测技术有限公司等9家企业应用。

通过主动对接行业头部企业院所,哈工程规划设计了“产业命题”型学生创新创业课题,按照“瞄准企业真问题—生成学生真命题—产生产业真成果”的模式推进课题研究。这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还催生了一系列有价值的创新成果。赵宁波表示:“近年来,学校年均设计学生创新研究‘产业命题’型课题100项,培育孵化20余个大学生‘硬核科技’创新创业团队。”

哈工程校长宋迎东表示,学校将围绕国家需求,打造特色育人品牌,引导青年学子树立科技报国的远大志向,刻苦学习钻研,勇攀科学高峰,为推进新型工业化和东北振兴培育更多高素质人才。

审核:金声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