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哈船院成立初期,1971年初,我从华中工学院造船系调入哈船院造船系。因为当时学校与武昌造船厂联合承办一项科研课题——“深潜救生艇”的设计,我在武汉待命,等待由张颂尧领导的小组来武汉。这个小组集合了许多有经验的老教师和年富力强的青年教师,包括王太舒、俞鸿森、许辑平、杨彦生、汤振明、丁正良、吴鸿遇等等。在武昌造船厂干了大约半年时间,做完方案设计后回到了学校,从此开始我在哈船院的工作和生活。在哈船院,我接触了许多前辈和同辈们,尤其是许多老教师对我的言传身教使我受益匪浅,影响了我一生的做人和做事。现列举几段往事以怀念故人。
在武船做“深潜救生艇”的方案设计时,我还是一个30岁刚出头的青年教师,我被分配在张颂尧老师负责的“平衡系统”组。张老师是一位经验十分丰富的造船专家,对我的帮助很大。我们常在一起搜集资料,反复讨论方案和做试验验证,从中我学习到老教师兢兢业业、踏实苦干的作风。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大事都是由一点点的小事积累成功的,这使我终身受益。
哈船院初期,以刘长禄老师为首的基础科部的师资比较紧张,所以课程的辅导任务均由专业教师来承担。我系1972年工农兵学员班的“高等数学”辅导就是由蔡绳武老师和我负责的,具体负责答疑辅导、习题课、作业批改等等,工作还是很繁琐的。蔡绳武老师是一位德高望重的老教授,对工作毫无怨言,一丝不苟、不厌其烦地回答学生的问题,给我做出了榜样。工作中,我们合作得十分愉快,蔡老师温暖的语言和诲人不倦的精神至今仍让人难以忘怀。
刚到船院时,我总担心曾经在华中工学院的教学方式是否适合军工时期的教学体系,因此不主动承担任务。负责教学的陈厚泰、刘文龙老师,他们是军工的第一期和第二期学员,个个才华横溢,组织大家互相观摩听课,取长补短,鼓励我多和大家交流,使我很快适应了环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有一次我给学生讲授“船舶耐波性”这门课时,时任院长邓三瑞教授来到课堂听我授课,我既兴奋又有点紧张,但这又激励了我努力做好教师工作。邓院长是一位学识渊博、风趣幽默的学者,在给我们系年轻教师讲授英语时,非常生动活泼,至今难忘他用英语讲授的“以中科院院长张文裕为首的代表团访问美国”的那堂课,生动极了。
在科研工作中,我遇到了良师益友戴遗山教授,他聪明睿智、知识面广、涉猎多学科,成绩斐然。那时算题只能去学校机房,时间紧迫,工作强度大,他和我们几位年青教师一样坚守,事无巨细、亲力亲为,是我们终身学习的榜样。
戴教授是出了名的较严厉的师长。王太舒老师、蒋小雄和我有段时间与戴教授一起共事,我们经常在戴教授家里讨论课题。有一次,戴教授突然拿出纸和笔给蒋小雄和我每人一份,让我们将课题中某个公式进行推演。他还教导我们要少说多做,扎扎实实地把基础打牢,也经常对我们说:“当老师搞科研,要静下心来、甘于贫穷,才能有所作为。”先生的教诲时常在耳旁回响,不能忘却。
王太舒老师是一位“老革命”,解放前他在上海同济大学读书时,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做地下工作,为新中国的诞生贡献了青春和智慧。建国后,无论是身处逆境还是遭遇坎坷,他始终坚定自己的信仰和追求,继续坚守岗位,勤奋工作,乐观生活,关怀年轻同志,帮助他们尽快成长。
当我结束在武船的任务,准备和课题组的同志们一起返哈时,我要把我的“小家”迁到哈尔滨。王老师亲自去华工帮我打包行李、托运等,让我深深感受到老教师的亲切关怀和帮助,只有更加努力地工作来答谢前辈们。在前辈的帮助下,我带着两岁的女儿和课题组的同事们一起乘火车经北京到了学院所在的哈尔滨。
有段时间,我家和王老师家是楼上楼下的邻居,他经常来我家与我的先生苏永昌(哈军工四期学员)促膝谈心,他们很投缘,有很多共同的话题。看到这一对师生相处的情景叫人感到温暖,也鞭策我辈积极生活,努力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
王老师晚年时,老伴先逝,身体患病,很想念以前共事的学生们,我们夫妻经常去看望他,唠唠学校的变化,安慰他,力所能及地帮助他,让他快乐。
在船院造船系这个大集体中我生活工作了30年,有许多美好的回忆,感谢教导帮助我的老师们,还有一起拼搏的同辈和更年轻的我的学生们。
时代在前进,催人奋进,回忆过去的岁月感到幸福快乐。希望哈尔滨工程大学多出人才、出优才,年轻的后辈更努力拼搏,报效生我们养育我们的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