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青春叫支教-凯发ag平台

 有一种青春叫支教-凯发ag平台
有一种青春叫支教
记“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刘宇
作者
记者 赵琳…
来源
工学周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9-05-24

刘宇,毕业于我校理学院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期间曾任黑龙江省学生联合会第九届委员会驻会执行主席等职务,现任校第九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服务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第四小学校。2018年5月,作为黑龙江省高校唯一大学生代表出席共青年团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曾获黑龙江省“全省优秀共青团员”、黑龙江省普通高等学校“三好学生”等荣誉。

前言:

日前,共青团中央下发了《关于表彰2018年度“全国优秀共青团员”“全国优秀共青团干部”“全国五四红旗团委(团支部)”》的决定,我校第九届研究生支教团团长刘宇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荣誉称号,“全国优秀共青团员”是共青团中央授予团员的最高荣誉,全国共295人获此荣誉。在吉林省汪清县支教期间,刘宇秉持“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为当地孩子传播知识、开展关爱留守儿童等公益活动10余项,用真诚和汗水赢得了公众的认可。

传递爱心火种,志愿投身基层支教

刘宇的祖父母都是教师,他从小生长在学校大院,受家庭环境的影响,从小对教育事业充满向往。刚上大学时,每每听到学长学姐们讲述支教经历,听到他们在偏僻的山区、在遥远的村镇、在贫困地区为学生们传授知识、播撒爱心,在他对学长学姐们心生敬佩的同时,更对支教充满向往。

大学四年,刘宇热心公益、真诚服务,参加过助残、帮扶孤寡老人、关爱留守儿童等大大小小的公益活动,但支教一直是他心里最向往的工作。2017年9月,他放弃个性化保研的机会,毅然报名参加校第九届“梦想接力”研究生支教团,并被任命为支教团团长。放弃考研的机会去支教,很多人不能理解刘宇的做法,但刘宇却笑笑说:“年轻,总要为梦想而努力一次。”

“要坚定理想信念、牢记使命和责任,随时做好吃苦的准备,尽快融入到当地的环境中,深入乡镇、深入生活,用眼睛去观察社会、用心去聆听人民心声,为中国农村的发展、为延边地区建设、为民族团结奉献青春,贡献力量。”校党委副书记夏桂华在第九届研究生支教团出征仪式上的话,深深种在了刘宇的心里。面对未知的支教生活,他坚定从容、充满期待。

踏实教育教学,传道授业播种希望

2018年8月17日,长途汽车带着第九届研究生支教团吉林队的6名成员驶入了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汪清县。

在团县委和教育局的安排下,刘宇来到汪清县第四小学校,暂代六年级英语老师并兼任德育办工作人员,要接手4个班177名毕业生的英语课,刘宇开始有些措手不及,他主动找到校领导,怕因经验不足耽误毕业成绩,但校领导坚定的说道:“我们相信你,小伙子,大胆的干吧。”刘宇放下压力,担起重任,全身心投入到英语课程的教学。

第一次走进课堂的经历,刘宇至今难忘。面对一位陌生、年轻的老师,学生们的眼神中写满了期待与好奇,“我来自哈尔滨工程大学,是一名研究生支教团成员,来到咱们学校支教一年,暂代六年级的英语课……”刘宇向孩子们做自我介绍,并开始了支教生涯的第一讲。下课走出教室,刘宇全身被汗水打湿,嗓子几乎说不出话来,之前准备的内容没有完全讲完,他体会到做老师的不易,他暗下决心:一定不辜负学校的培养、孩子们求知的心灵。他向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请教教学方法,每日除了讲课,几乎全部的时间用来备课,直至深夜,渐渐地摸索出提高课堂效率的经验和方法,开始熟悉教学进度的掌控,学生们也渐渐地爱上了内容丰富、贴近生活、生动有趣的英语课堂,亲切地称他为“小刘老师”。4个班每周12节课、4节早自习的高强度工作,有时让刘宇感到疲惫,但每当学生们亲切地称呼他“小刘老师”时,他总感觉一股暖流涌上心头,“这也许就是一名教师的成就感。”刘宇笑着说。

课堂上,刘宇悉心传授知识,热情似火的激情演说,课堂上常常热火朝天;课堂外,他坚持每天上课前早到教室10分钟,走到学生中间,就像大哥哥一般与学生们谈天说地。渐渐地,学生们深深地喜欢上这位大哥哥一样的老师,在他的课堂上总会听见学生们的掌声与欢呼声。

探索教学方法,助力学生成长成才

几个月的支教生活,刘宇的教学经验愈加丰富,形成了个人的授课风格,也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小刘教学心经”,开办潜能生成长特长班、“多做一道题、多讲一道题”、家长面对面等都是“小刘教学心经”中的重要内容。

在班级中,他发现有些学生因家庭等原因,对学习不感兴趣、不乐于参与活动,更不愿与他人交流。面对这批学生,刘宇决心帮助他们改掉坏习惯,激发他们的潜能与特长,于是他向学校领导申请开设了“汪清潜能生成长特训班”。利用课余时间与同学们同唱一首歌,为他们讲述大山以外的精彩。有一次,一名学生问他“为什么学习”时,他送给学生龙应台的《亲爱的安德烈》,并对他说:“学习可以让你们走出世代生活的大山,体会外面世界的精彩,还会拥有更多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的工作。”

课堂外,他分批邀请学生家长见面沟通,建立了固定的交流与沟通的机制,了解学生们在家庭中的表现,与家长共同分析影响学生学习成绩的原因。经过长时间的沟通与了解,大多数学习成绩差、有自闭倾向的孩子与家长长期关注度低有关。一学期下来,刘宇与班主任和学生家长密切沟通,为每位需要帮助的学生量身定制专属方案,比如课后单独辅导、建立学生互助结对子等方法。

期末考试后,班内的11名学生成绩均有所提升,个人全科最高提高达91分。看到学生们成绩的提升,性格也开朗起来,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向往,刘宇也体会到支教工作的意义。

拓展支教服务,为梦想插上翅膀

支教工作,让刘宇爱上身边这群天真无邪的孩子们,更让他爱上山青水秀、景美人美的汪清,他想为这片质朴、纯美的土地多做一些事情,为这些孩子的梦想插上飞翔的翅膀。

汪清县是国家级贫困县,留守儿童较多,他积极与母校取得联系,与校团委爱在明天支教团携手,开展汇流·班助一“远方的呼唤”书信交流活动,为留守儿童打开心灵之窗,志愿者们通过书信、电话为孩子们提供生活上与学习上的帮助。在他的努力下,汪清县第一实验小学、汪清县第四小学校的30余名孩子与哈尔滨工程大学志愿者班级结对。有一封寄来的信中对孩子说“你在信里说你的歌声很好听,所以你要多往这方面培养培养。不要怕害羞,要敢于把自己好的优秀的一面展示给别人”,志愿者用最真诚的语言帮助这些留守儿童及家庭困难学生走出阴影,勇于面对生活,为孩子们开拓了视野,为他们的梦想插上了翅膀,引领他们前进努力的方向。

刘宇积极响应共青团中央、国家新闻出版署号召,开展“至真至善·心系汪清”爱心图书捐赠活动,通过组织募集资金3436元,捐赠图书860余册。当学生们拿到心爱的图书,爱不释手、真情实感流露时,他也被深深打动。这些书为学生们走出大山打开了一扇窗,让他们可以看到外面更加美好绚烂的世界。

在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时,在当地的东振社区偶然发现了一个留守儿童班级,该班级共有有9名学生,因各种原因,学生们都是单亲,或从未见过自己的父母。得知班级的特殊情况,刘宇决心要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尽力地为孩子们送去温暖。从那天起,他每天下班后都利用的休息时间与这些留守儿童在一起,有时辅导作业、有时一起踢球、有时一起大声的唱歌,孩子们渐渐的笑容多了,经常会从班级传来开心的笑声。

刘宇作为一名光荣的支教团志愿者,从教学的初学者成长为深受爱戴的老师,在平凡的岗位上关爱留守儿童、服务贫困地区学子,扎根祖国大地,传播爱的种子。在这绿水青山环绕的三尺讲台前,他始终不忘初心,在追梦的路上付出着,也收获着。

一年汪清行,一生汪清情。恰好在最好的年华,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刘宇用支教诠释着青春的意义,为实现无悔的支教梦而拼搏奋斗。

后记:

自2009年,我校先后9批向黑龙江省伊春市嘉荫县、吉林省延边州汪清县、新疆阿勒泰地区青河县派遣研究生支教团志愿者。他们积极响应国家“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号召,秉承“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志愿精神,传播先进文化,为建设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美好社会贡献力量,受到支教服务地各方的一致肯定。刘宇既是支教活动走出的优秀代表,也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成功典范。

审核:王锐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