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荆莽丛生、沼泽遍布,到金麦翻浪、荒原巨变……自1958年,王震将军在北大荒点燃了第一把荒火,在这赤诚的黑土地上,一代代建设者们用他们的青春和汗水,凝练了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北大荒精神,也奏响了一曲跨越60年的青春之歌。
恰逢建党百年,在航建学院梁艳艳、高明两位老师的指导下,我校钱赫邦、王森、尤路炜、周天奇、郭旭5名同学追寻前辈们的足迹,去探求和思考北大荒精神对我们的启迪,在第十七届“挑战杯”红色专项国赛中,其作品《探寻北大荒精神争做新时代传人》获得一等奖,这也是黑龙江省唯一一个一等奖。
红色足迹:一路探寻一路高歌
黑龙江850农场位于虎林市境内,其始建于1954年,王震将军在北大荒创建的第一个铁道兵军垦农场,也是此次团队选择调研实践的地点。团队队长钱赫邦、王森是土生土长的虎林人,从小从祖辈们那里听北大荒的故事,也亲身见证了这里近20年的变化,北大荒精神中艰苦奋斗、勇于开拓、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内涵究竟是什么?”他们一直在探寻答案。
2021年年初,《探寻北大荒精神争做新时代传人》立项期间,正值黑龙江省疫情期又恰逢寒假,小组成员分散、比赛时间紧张、调研方式受限……这给项目的开展带来了很大困难。经过讨论,大家决定采用“线上 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研。调研由问卷调查和现场采访两部分组成,选取不同年代的北大荒建设者作为采访对象。历时30余天,团队成员共采访转业官兵、知青、农场工作者等开垦建设北大荒的亲历者30余名,在政府、学校、农场、社区等地发放线上问卷近千份。
采访过程中,队员们跟随北大荒建设者们的红色记忆穿越到60年前,仿佛又听到了来自莽莽草原的青春之歌。
红色记忆:穿越时空的对话
“我是一个兵,革命的大熔炉把我培养成人,服从命令是军人的天职,党叫我去战斗,我就攻无不克、战无不胜;党叫我来建设,我就毅然在边境扎根。”北大荒的第一批拓荒者,年近90岁的抗美援朝老兵兰俊哲眼神中的那种坚毅让队员们动容。1958年,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兰俊哲跟随十万转业官兵奔赴北大荒,从战场到荒原,那一代人从未想过为什么要去,头脑里只有一个念头,“国家需要的地方,便义无反顾。”荒原,沼泽、冰雪、荒凉……在兰俊哲的记忆中,这是北大荒最初的模样,他当过850农场办公室主任、矿长,队长,拓过荒、下过矿,在这里有着胜似战场的艰险,却有许许多多像兰俊哲一样的人,直插茫茫无际的腹地,把汗水、鲜血、智慧和勇气洒在了第二故乡。
胡其秋老先生是特别的一个,2020年因病逝世,但他的故事却在农场传唱。1958年,20出头的胡其秋从抗美援朝的战场上载誉归来,就职于南京军事指挥学院,响应国家建设北大荒的号召,毅然向上级提出申请,却因其岗位重要三次被领导拒绝,挽留他在南京工作。胡其秋连写三封血书明志,领导终于被他的决心所感动。秋日里,荒原万里,机械设备缺乏,他们就在水齐胸、泥没腰的环境里开荒,白天众人拉犁,夜间以地做床,以天为被;冬日里,大雪封门,他们抓起白雪洗脸,寻找食物,一年四季默默耕耘……“一望无际的荒原,就是父辈们用双脚来踏平。”胡艳回忆着父亲的故事,也讲述着北大荒的建设史。
“我们是读着《青春之歌》,看着《年轻的一代》长大的,我们的血管里流淌着崇尚英雄的血液,内心充溢着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知青赵书乔说道。“党和人民的需要,就是我们的责任和奋斗的目标,心无杂念、一往直前。”1970年学成归来的王树元投身到北大荒的开垦建设中,他亲手制作的变路电源为改进农器具,提高产能做出贡献。60年代后,继专业官兵之后,54万知情满怀激情、踌躇满志,响应国家号召守在这片黑土地。
采访的过程中,队员们听到最多的词就是“艰苦”,可他们却未退缩,“到北大荒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代代北大荒建设者坚守祖国需要的信念,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不懈奋斗,终将北大荒变成北大仓,使其成为国家最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
红色火种:星火相传青春态
在发放的近千份调查问卷中,队员们从中看到了可喜的数据。75%的人认为当代人比较热爱红色文化,98%的人对新中国建设史和北大荒军垦历史有了解并乐于与人谈论,95%的人愿意去讲述传播革命军垦故事……这些人基本愿意成为北大荒精神的继承者,投身到前辈们的事业中,北大荒精神仍是富有生机活力的青春态,是当代青年人奋斗的一面旗帜。
“北大荒青春态到底是什么?”或许是锐意进取、不断开拓吧。如同王树元先生,年轻时为了解决技术难题,与冬夜的寒冷做斗争,面对晦涩的技术难点永不退缩,却从未想过放弃。或许是不畏艰险、勇往直前吧。面对无法想象的艰苦,“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到农村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怎样的凛然,怎样的决绝,怎样的气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一代青年有一代青年的历史机遇,我们的国家正在走向繁荣富强,我们的民族正在走向伟大复兴。我们的人民正在走向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当代中国青年要有所作为,就必须投身人民的伟大奋斗。同人民一起奋斗,青春才能亮丽;同人民一起前进,青春才能昂扬;同人民一起梦想,青春才能无悔。”
“当我们走近那一代人,发现每一代中国青年身上那种激情都很形似,无论是抗美援朝战场上的奋勇杀敌,还是知识青年敢与战天斗地的豪情壮志,这都源于其心底的爱国主义情怀,革命浪漫主义精神。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时时被感动着、激励着。”队员尤路炜说。
“一个国家的强盛,离不开精神的支撑;一个民族的进步,有赖于文明的成长。项目虽然结束了,但北大荒精神历久弥新,我们将不断努力,为让北大荒精神在黑土地上发扬广大做出贡献。”队员王森说。
“作为北大荒的年轻一代,毕业后我将回到家乡,做好北大荒的守望者,继续传承北大荒精神,为家乡建设、龙江振兴、祖国粮仓做出贡献,队长钱赫邦表示。
团队希望更多的青年人走进黑土地、认识北大荒,在这片热土上凝聚青春力量,为传承北大荒精神,振兴龙江经济,让红色的火种在黑土地上尽情燃烧,星火相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