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服务国家战略的科研之路-凯发ag平台

 走向服务国家战略的科研之路-凯发ag平台
走向服务国家战略的科研之路
—— 记经管学院教授褚祝杰
作者
胡莹洁
来源
工学周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7-09-21

当记者走进褚祝杰教授的办公室时,她正在指导学生写毕业论文,温柔的脸上罕见地带着严肃,“每个环节都要慎重,这是对你自己负责。”

“对自己负责”是褚祝杰对学生的要求,也是她对自己的要求。正是秉持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她才一步一个脚印地将自己的研究之路通向了国家战略前沿。

跟着国家需求的方向走

作为学者,褚祝杰始终认为人生之路不会无风无雨,科研之路也不会顺风顺水。但只要努力和坚守,风雨之后必是彩虹。

褚祝杰个子不高,说话轻声细语,温柔爱笑,言谈间总是伴着一阵阵清脆的笑声,但这小小的身躯里却藏着一颗坚韧的心。她专科毕业,通过函授自考本科学历,再一路考取我校的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并在哈尔滨工业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之后又先后在美国特拉华大学、同济大学访学,走的是一条相当励志的求学之路。

在讲求学历“根正苗红”的学术圈,她自考的专科学历让她的科研之路比别人更多了重重障碍。硕士研究生毕业后,同级的同学顺利留校当讲师,同样是留校,她却是先做了3年行政秘书工作,但她很感念学校让她留下来。“我很感激学校给我机会,让我能走上科研之路。”

当时,经管学院mba刚刚成立不久,很多规章制度需要完善,褚祝杰的工作量很大。“很忙,很多繁琐的工作,根本没时间也没精力去做科研。”3年间,她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出国访学的批复。延期1年后,她终于申请到去美国特拉华大学访学,继续她的科研工作。

命运总要给它偏爱的人以考验,褚祝杰的科研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她在研究最初选定科研方向“生态城市”数年后,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转换研究方向。舍弃研究了数年的科研成果重新转换跑道,无疑是艰难的抉择。“当时确实很痛苦,但再艰难也得选择。”如今,她云淡风轻地提起,那时却是足足踌躇了一年半。终于,在2012年,她确定了新的研究方向——垃圾生态化管理。

“垃圾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虽然不起眼,但也有很多值得研究的地方。”谈起选择这一方向的原因,褚祝杰的理由简单质朴。

一旦选定方向,褚祝杰就全身心投入到研究中去。“别人都说‘爱一行干一行’,我却更愿意‘干一行爱一行’,既然要做,就要做好。”于是,她不断跑现场,去各种垃圾处理站。别人嫌脏嫌累,她却乐此不疲。

环保,是时下的热点话题。党的十八大首次将生态文明融入“五位一体”的国家发展总体布局。十八届三中全会出台改革文件,推出中国生态环保新政策,将市场机制引入环保领域。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更将普遍推行垃圾分类制度列入城乡环境综合整治重要工作。垃圾分类被提至国家战略层面,成为各方关注的热门。

但在当时国内还是个大冷门,褚祝杰富有前瞻性地选择了研究垃圾生态化管理,面对的最大困难是没有相应的学术环境。“最初,很难在国内期刊上发表文章,因为研究的领域不在期刊的研究目录里,所以拒稿率相当高。”

褚祝杰并没有因此灰心,既然国内不能投稿,她就将目光瞄准国外。“对于国外的期刊来说,只要我的文章能够解决一个问题,就可以顺利发表。”这也让褚祝杰有了继续研究的动力。

其后,国内专家的肯定,更让她对自己的研究有了信心。她在美国特拉华大学的师妹,在国内中山大学工作时,曾与同事讨论起褚祝杰的研究方向,学院院长当即表明这个方向很好,非常具有前瞻性。当时,褚祝杰已经研究这个方向两年了。如今,多年的研究让她成果斐然,她已先后在国内外著名期刊上发表论文30多篇,论文曾被ssci、sci和cssci检索。

主动融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褚祝杰始终坚信小学科必有大作为,但前提必须是要主动融入服务国家重大需求。

褚祝杰总说自己研究的垃圾生态化管理是非常小的学科,但在国家战略规划里却少不了它。随着垃圾治理对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价值日益彰显,垃圾分类被提至国家战略层面,褚祝杰也有了更多机会参与到国家的很多战略规划项目中。

最初的机遇来自学校搭建的资源平台。“学校与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合作,搭建了中咨·哈工程商学院,做一个‘顶天立地’的互补式研究。学校负责基础理论研究,中咨公司则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当时,刚刚重新确定研究方向的褚祝杰加入了中咨·哈工程商学院。

中咨·哈工程商学院面向国家、国防咨询与管理领域,从事高水平的经济与管理咨询研究,为国民经济、国防建设、国家安全以及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力争成为国家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思想库、工程咨询行业领先者。

借助这个平台,褚祝杰作为行业学者参与了国家的一些大型战略规划,如国家《雄安新区起步区环境卫生专项规划》评估、《“十三五”全国城市生活无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编制工作、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市和城市矿产的评估工作、国家南水北调办的《“十二五”期间京津与中线水源区对口协作实施情况跟踪与评估》等。

2016年6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住建部联合发布了《垃圾强制分类制度方案(征求意见稿)》,提出到2020年底重点城市生活垃圾将得到有效分类。作为研究垃圾分类的学者,褚祝杰参与了整个方案的编制和讨论环节。此外,她在同济访学期间,还参与了国务院督办的上海松江区的生活垃圾低价值补贴政策项目和浦东区“两网融合”十三五规划项目。

参与到这些国家战略规划项目中,褚祝杰认为是因缘际会。“国家有这样的战略需求,我作为行业学者,又有幸接触到这些课题,可以学以致用,我很感谢有这样的机会。”

“十三五”规划中,国家计划以每年6~8座的速度新建核电站。核电发展进入提速阶段,如何降低大量核废料的运输与处理成本,成为财政部亟待解决的问题,也成为褚祝杰研究的课题。

为了更好地完成研究课题,她数次向核学院的老师咨询有关问题,最终提炼概括出计算运输成本的公式。

褚祝杰的另一个研究课题是绿色制造评价。她认为,绿色制造中最需要解决的问题是绿色制造如何评价。但是,行业不同,评价不一样,有的是在制造的前端,有的是在末端,还有的是在生产过程中。“此前,工信部已经颁布了绿色制造的标准,但是评价不同,标准所占的权重也不同。因此,还需要确定评价参数。”

目前,这一项目处于前期理论研究阶段,当考虑在实际制造领域中试验研究成果时,褚祝杰立即想到了学校的特色服务领域——船海。“学校的船海特色背景,可以为我们的实验提供便利。”另一个考量因素则是国家战略层面。在褚祝杰看来,国家重视船舶这个行业,而船舶制造产生的废物,对于整体成本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消耗。如果在船舶生产前端可以减少一系列费用,无疑将对船舶领域的发展有极大促进作用。同时,她也希望经过研究和试验,国家的战略层面可以更加重视绿色制造评价。

接下来,褚祝杰还将参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区域综合治理研究”,系统地为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治理提供可参考的、可操作的、有效的几种模式;同时,也将参与“我国城市生活垃圾收费计量研究”,以“污染者付费”为原则,“按排付费”为标准,以期找出符合我国国情的收费定价的理论模型。

一切从解决实际问题出发

科研成果必须解决实际问题,这是褚祝杰为之坚守的学术信念,更是持之以恒不断努力的方向。

“中国的管理界要能解决中国的管理问题。我们从事管理学的人,更应该去解决实际问题。”十多年前,美国管理学学会会长的一席话给褚祝杰留下了深刻印象,让她奉为治学道路上的圭臬。“所以,我希望我研究的东西,具有可操作性,在解决实际问题方面能够起一点儿作用。”

褚祝杰爱跑现场。她认为只有掌握第一手的现场资料,才能更好地解决实际问题。“从管理学角度来说,研究者必须充分了解管理领域的实际状况,因为总有新情况和新问题出现。”在做垃圾强制分类项目时,褚祝杰就充分考虑到实际操作的可能性,要求一定要有能承担法律责任的行为主体,这在业界引起了争议。很多学者提出疑问,为什么垃圾强制分类的主体对象不包含普通市民?褚祝杰则认为,一旦行为主体能够强制执行,就会潜移默化地影响普通市民,执行难度就会大大降低。而从现实环境来说,这已是最优方案。

言传身教,褚祝杰的治学态度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学生。“我的学生很优秀,他们只想着怎么解决问题。”说起自己的学生,褚祝杰一脸骄傲。作为博士生导师,褚祝杰选择学生的条件十分宽松。她自己独特的求学经历让她对学生更加包容。

“我不太看重学生之前的学历,哪怕是从比较差的学校考进来,那也说明他现在很努力。”褚祝杰看重的品质是勤奋踏实。“学生领悟力差点没关系,只要他肯学,就算一时理解不了,那我就多说几遍,说得更细致些,他总能明白的。”“只有不称职的老师,没有不称职的学生。”褚祝杰认为只要引导得好,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路。所以,她从来不强加自己的标准在学生身上,而是注重学生的差异化发展。

褚祝杰的学生发展路向十分多样化,有专注科研的,有从事实体经济的,也有自己创业的。“不能用一个模子来要求学生,要尊重学生自己的发展轨迹,顺应他的天性。”在她看来,老师只是领路人和护航者。“学生能走多远,老师就要护送他走多远。但他选择哪条路去走,是由自己决定的。”

除了教学之外,褚祝杰也很关心培养学校学生的环保意识。在她的倡导组织下,2016年9月,学校成立了以垃圾为主题的风祭环保社团。该社团还被纳入省志愿者平台。不到1年时间,社团组织了垃圾变废为宝设计大赛,举办了两场讲座以及一些校园活动。目前,社团学生设计的景观垃圾桶、中转站自动清洗机已成功申请两项专利,此外还有3项专利在申请中。

褚祝杰总是跟学生说“先做人,再做事”。她自己这一路走来,一步一个脚印,就是凭着永不言弃的坚韧精神和踏实做事的治学态度。她很谦逊,总说自己研究的是很小很细的科目,能参与到国家战略规划项目中也是因为国家需要。只要能让她研究,不管条件怎样,她都会一直坚定地走下去。

编辑:b_xueying  审核:小飞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