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听大海的声音-凯发ag平台

 倾听大海的声音-凯发ag平台
倾听大海的声音
——杨士莪院士传记
作者
唐晓伟
来源
工学周报
点击数
更新时间
2019-04-12

20世纪80年代中期,杨士莪(左)、邓三瑞(中)与戴遗山(右)在进行学术探讨。

第五章结缘水声

第一节 改行“水声”

解放初期,新中国科学研究事业的家底非常薄弱。全国每1125万人口中只有一个科研机构,每70万人口中只有一名科研人员。当年分管国家自然科学和国防工业、国防科研工作的国务院副总理聂荣臻曾在回忆录中写道:

到1956年时,新中国已经走过了七个年头的路程,科学技术事业有了一定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只是围绕经济恢复和生产建设开展了某些研究工作,严格讲,它是属于配合性的。那些系统的、突破性的和独创性的研究工作,特别是一些科学技术的新领域,我们都还没有涉足。

这些当时中国没有涉足的科学技术的“新领域”中,就包括“水声学”。

1956年,国家提出“向现代科学技术大进军”的号召,要求国家计划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制定1956—1967年的十二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使中国科技工作逐步走上自立的道路,填补空白,摆脱在科学技术方面的落后现象,争取在十二年内接近或赶上世界先进水平。聂荣臻负责具体领导实施,他在《回忆录》中说:“诚然,要在一个短时间内,从无到有地把这些基础建立起来,是相当困难的。但是,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中国人经过几十年奋斗,打出了一个新中国,再经过几十年建设,一定能够把我们的祖国建设成现代化的强国。”

1956年10月,在六百多名科技工作者的努力下,“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起草工作基本完成。在《规划》附件《1956-1967年基础科学学科规划》中强调:“在最初阶段要把发展重点放在水声学,使这在国防最迫切需要的科学早日建立起来,其次应特别重视正在迅速发展中的超声学,相应发展建筑声学和电声学部分。”“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为“水声学”——这门声学的分支学科提上了建设日程,并为其开辟了发展道路。

为填补在急需的尖端科技领域的空白,国家采取“紧急措施”,多措并举地促进水声学发展——规划选定合适的工厂,转产研制水声产品;调集科技力量,成立相应的科研单位;在高等学校设置相应的新专业,培养水声领域青年人才;其中还包括一项被认为属于最快捷有效的措施,即派遣少量的科技人员到苏联科学院声学所学习,掌握新学科基础知识并建立协作关系,回国后促进水声学技术的发展,协助培养大量新的专业干部。

在国家与学校形势变革的大背景下,已教授两年海道测量专业的杨士莪被选派去苏联进修学习水声。

“水声”对于当时的杨士莪而言,虽然有所耳闻,却是个陌生的领域,他对个人未来的前程完全无从预料。但是杨士莪有个特点,就是在任务面前,从来不讲价钱,也不怕困难。杨士莪的性格顺势达观,所以凡事不强求,顺势而为、处之泰然;他的性格中又有着一股坚毅执着之气,所以认准的道路,即便坎坷,也一往无前。这样的性格,决定了他即将做出的决定。

就这样,命运送给杨士莪一个开辟新领域的机会,这也是他生命中一个非常重要的机遇。

杨士莪从1950年离开清华大学校园起,参加工作7年间,历经几次改行学习,从普通物理到天文测量再到海道测量,每次改行,都要一点一滴地从头学起,但至此,他终于确定了水声学专业这个为之奋斗终生的专业方向。他后来回忆说:

每次改行都是从头学起,刚刚学到点,懂得一点,又要改,自己当然也有些思想活动。但后来我逐步体会到,不要认为改行是损失,因为原先学的东西,在新专业里也会有用武之地。比如搞水声要出海实验,我就是因为教授过海道测量的课程,掌握一定的航海知识,知道船长怎么操作船对实验更有利。再比如,此前我教天文学、大地测量,这些对数字计算的要求非常严格,都是精确到小数点后多少位的,这种计算的严格训练,对我其后的工作照样有用。即使在水声这个行当里,也有传播、传感器、振动噪声、信号处理等不同的领域,因而简单地叫做‘改行’并不确切,更应该称作“工作的发展”。

实际上,任何一项工程科技,往往不是单一学科的知识,而是多个学科知识的综合。改行扩大的知识面,对新的工作而言会变成坚实的基础,之前练就的本事在新的领域会获得升华。任何有益的实际工作,都需要掌握广泛领域的知识,一个人过去所学过的东西,能帮助他从多角度去理解新领域的工作,甚至可能摩擦出创新的思想火花。磨刀不误砍柴工,等到自己真正体会到这个客观规律了,也就认识到“改行”的意义和价值了。

1956年年底,在学院首届先进工作者和优秀学员大会上,杨士莪与高伯龙、戴遗山、邓三瑞等青年教师中的佼佼者作为“先进工作者”榜上有名。戴遗山、邓三瑞与杨士莪年龄相仿,是杨士莪很敬重的两位同事。戴遗山后来成为中国水动力学界的巨擘,邓三瑞最早在国内开展试验潜艇的设计研究,是中国潜艇研究设计的先驱者之一,为表彰他们对国家和学校发展做出的卓越贡献,哈尔滨工程大学用“终身荣誉教授”的桂冠为其加冕。

在哈军工师生这个人才济济的群体中,仅止步于“优秀”是不够的,杨士莪和他同事们的步伐迈向的是“卓越”。在时光的打磨下,当年的一颗颗沙粒历经磨炼,终成一粒粒晶莹丰润的珍珠。

编辑:b_xueying  审核:赵琳琳
视觉
新闻最新 更多>
网站地图